在NBA季后赛的残酷舞台上,洛杉矶湖人队再次暴露了阵容深度不足的致命伤,西部半决赛G3中,面对对手的高强度轮换,湖人主帅被迫让五名首发球员打满上半场,最终仍难逃败局,核心球员的体能透支与替补席的乏力表现形成鲜明对比,而休赛期备受争议的引援——老将JJ·雷迪克的使用问题,也被推至风口浪尖。
本场比赛,湖人从首节便陷入苦战,对手利用快速的攻防转换和精准的外线投射,迅速建立起两位数领先,为咬住比分,湖人教练组不得不延长首发阵容的出场时间,詹姆斯、戴维斯、里夫斯、拉塞尔和八村塁五人全部打满上半场24分钟,这一罕见安排直接导致第三节体能崩盘——单节净负15分,比赛就此失去悬念。
赛后数据显示,湖人替补席仅得9分,而对手替补贡献高达32分,过度依赖主力的策略,暴露出湖人阵容构建的深层问题:缺乏可靠的第二阵容得分点,以及教练组对角色球员信任不足。
休赛期,湖人以一年底薪签下38岁的神射手雷迪克,希望其经验与三分能力填补外线火力,然而季后赛至今,雷迪克场均仅获4.3分钟出场时间,完全沦为“更衣室导师”,这一安排引发广泛质疑:若无需即战力,为何签下一名高龄射手?
分析认为,雷迪克的困境源于两点:
但值得思考的是,当湖人外线命中率跌至季后赛倒数第三时(32.1%),是否该冒险启用雷迪克?至少在某些特定场景下——例如对手收缩禁区或决胜阶段需要追分时,他的投射或许能改变战局。
若湖人希望挖掘雷迪克剩余价值,需围绕其特点构建专属战术单元,以下是三种潜在搭配:
极致空间型五小
错时段“抢分组合”
决胜时刻“赌博阵容”
雷迪克的使用问题只是湖人建队矛盾的缩影,管理层近年执着于囤积成名老将,却忽视体能、防守等季后赛基础要素,本赛季若提前出局,休赛期必须彻底重组轮换架构——包括重新评估雷迪克的去留。
短期来看,激活雷迪克或许能缓解进攻便秘;但长远而言,湖人需要更年轻的3D球员和稳定的第二持球点,毕竟,将38岁的詹姆斯和36岁的雷迪克同时留在场上,本身就是一种绝望的赌博。
季后赛的残酷法则从未改变:当你开云kaiyun体育的王牌被迫打满半场时,失败早已进入倒计时,湖人若想避免重蹈覆辙,是时候从雷迪克的使用说明书开始,重新审视每一个细节了。